常见问题 ainol/艾诺MP3的常见问题>>

什么是Jitter Correction

发布时间:2011-03-21 11:51:26

答案:

CD-ROM因为在设计上是定线速,所以在读内圈资料和读外圈资料时的碟片转速会不同,读内圈时会比外圈快得多,而为了要简化设计,许多CD-ROM都只是用一个FIFO(First In,First out)的缓冲区来控制转速,当缓冲区快要满的时候就将转速降低,反之则加快,故在读取资料时的间距就会忽大忽小,这就是jitter。这在读取资料轨时没有什么问题,因为每个资料区块有起始码及第三层ECC(error correcting code),但音乐轨时就有问题了,因为在音乐轨的资料中没有起始码,无法准确的决定每一个frame的起始位置,所以会有一种现象就是,一片音乐CD中的某一首歌,在两台CD-Player中播放出来的时间会有一点点差距。为了要解决这种音乐播放时的问题,各家厂商都在CD device里加上一些线路来设法解决问题,这就是de-jitter。

        当我们要在电脑上利用可以抓音轨的CD-ROM来抓音轨时,一样会发生这种问题,但因为近来CD device的技术越来越进步,再加上(我猜测的)有些公司的CD-ROM有用到额外通道中的一些信息来确定每个frame的起始位置,因此已经可以做到100%完整重现音乐轨的资料,因为无论如何,de-jitter后所得到的音乐轨资料,很有可能会和原始资料不同,既然在大部份的情形下可能听不出来,但是仔细听还是有些变化比较快的地方是可以听得出来的。

        用软件来做de-jitter的一种常用的方法是,将同一个frame读出两次加以比较,如果完全相同就没有问题,如果还是不同就要读第三次,然后找出最相近的两次,然后再用一些方法来算出可以接受的资料,如果三次的差距都很大,那么de-jitter就会失败,这在使用cdda时是偶尔会出现的。有人问说为何cdda会比cdgrabp慢得多,而cdda抓出来的品质却比cdgrabp好,这是因为cdda deafult会有de-jitter,而cdgrabp没有罢了。当这种情形发生时,就表示你抓到的资料已经是经过修饰的了,已经和原始资料不同了,即使你不太能够听得出差异。

        我为何敢如此断定上面这件事呢?很简单,请将一个音乐重复抓两次,存成1.wav及2.wav,然后用DOS的FC加以比较:fc/b 1.wav 2.wav,你就会发现原来它们的差距是如此的大!附带要提的一件事就是,在有smartdrv的情形下,很容易发生jitter的情形,即使那台CD-ROM本来应是很好的,此时可以试着将smartdrv关掉,同一轨再抓两次比较看看,你或许就会惊讶的发现,“no differences encountered”!

本FAQ适用范围

下一步您可以:
查看ainol/艾诺MP3产品 >>
查看MP3产品 >>
查看ainol/艾诺MP3常见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