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问题 ASRock/华擎主板的常见问题>>

DEBUG长代码显示

发布时间:2011-03-18 09:53:03

答案:

1.供电电路故障 电脑出现DEBUG长代码显示FF故障时,首先应检查主板上的各组供电是否正常,南桥的3VSB、1.5 VSB、1.8 VSB、北桥的1.5V、2.5V等,由于各主板芯片组的不同,各芯片的工作电压也不尽相同,这在检查时须特别注意,查完上述电压若无问题,继续查CPU的工作电压,V—COP E是否正常,可通通上假负载后,测量CPU插座内的贴片电容 
{  ]6 W8 L4 x两端的电压来确定VCOPE电压是否正常。   如果没有此电压或电压比假负载上VID设定的电压低,CPU是无法正常工作的,此时,应重点检查CPU供电场效应管的D极是否有12V或5v输入电压,然后测查G极上的波形,如果波形正常,可断定电源Ic及驱动Ic基本正常。若场效应管的G极无波形,须检查Ic 
的工作条件,此时重点检查FB、PGOOD、VSEN、COMP等信号引脚上的贴片元件是否有问题,检查与其有关的电容、电阻值较小电阻,场效应管等是否有失效、阻值变大、 
击穿、开路等故障。 
系统的CPU中,VCC、VID电压是为CPU的VID信号提供的工作电压,该电压为1.25V左右,它是由VCC3或VCC5经一个MOS管置换得来的,如果这个电压过低或没有,均会造成VID信号的工作失常,引起电源芯片不能识别正确的VID编程信号,致使不能发出正确的V—COPE电压。维修中有时还发现由于MOS管击穿,导致这个电压过高,超过3V会烧坏CPU。 
另外,在K7和K8系列主板中,也有一个这样的电压,K7为2.5V左右,K8为1.2V左右,产生这个电压的MOS管一般在CPU插座周围可以找到。主板上的其他工作电压的产生,多由MOS管降压产生。MOS管的G极为控制端,D极为输入端,S极为输出端,它的输出电压是通过控制其G极电压的大小来实现的,MOS管的内阻的大小,使D极到S极的导通率呈现相应的变化,以得到不同的输出电压。维修时,若发现输出电压不对,则要先检查其D极的输入电压是否正常,然后检查G极的控制电压正常否,很快即可找到故障的位置所在。

本FAQ适用范围

下一步您可以:
查看ASRock/华擎主板产品 >>
查看主板产品 >>
查看ASRock/华擎主板常见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