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问题 笔记本的常见问题>>

Intel笔记本处理器的发展历程

发布时间:2010-10-18 10:52:18

答案:

笔记本电脑自诞生起,已经走过了近30年的时间,笔记本电脑使用的处理器也经历了一个不断升级、进步的过程。做为处理器市场的领头羊,英特尔公司在其中扮演了绝对的市场老大角色,可以说INTEL移动处理器的发展历史在很大程度上就代表着解笔记本技术的发展历史。
1、使用台式机CPU的时代(1985年-1990年)
    1985年,世界上第一台真正意义上的笔记本电脑东芝T1100诞生,这款机器采用的是Intel公司的台式机处理器8086,CPU频率为4.77MHz,内存为256KB RAM,带有9英寸的单色显示屏,没有硬盘,可以运行MS-DOS操作系统。之后的笔记本又先后使用了8088、80286、80386等台式机处理器,随着CPU主频的提高,笔记本电脑内部狭窄的空间开始无法承受台式机CPU散发的热量,笔记本电脑的电池也无法负担台式CPU庞大的耗电量。这时研制一款既具有主流处理器性能,耗电低,发热量小,又适合便携电脑的CPU已经成为了迫切需要。
2、386、486时代(1989年---1994年)
    1989年,Intel公司推出了第一块笔记本电脑专用CPU 80386SL,这款CPU的频率从16MHz起跳,工作电压为3.3V,芯片集成内部切断电路,可以在处理器不工作的时候自动切换到休眠状态,以减低笔记本电脑电池的消耗,从而达到延长电池工作时间的目的。该批次处理器由16MHz、20MHz的的386SL,16MHz的386SX等组成,到1992年,386SX/386SL 的最高主频升至25MHz。
    1992年,Intel公司发布了80486SL,以后又相继发布了25 MHz 和33MHz的486DX处理器(含数字协处理器),该处理器具备8KB的L1高速缓存,核心电压为5V。
    1994年,Intel推出了配备双时钟与数字协处理器的486DX2芯片,主频高达50Mhz;之后又有486DX4,最高主频为100Mhz,在其中运用了电压调整技术,可根据运行环境自动调节电压、降低处理器功耗。
3、Mobile Pentium、Pentium-MMX时代(1994年—1998年)
    1994年至1996年,Intel逐步推出Mobile Pentium系列CPU, Mobile Pentium系列包括75/90/100/120/133/150几种主频,都采用了Intel的SL技术,它允许CPU在不被使用时关掉CPU时钟,并在可能的情况可允许CPU的某些部分完全关掉,减少电能消耗。另外,Intel还使用了VRT技术,允许CPU内部以2.9V运行,在外部则以3.3V运行。
    1997年,Intel开始在Mobil Pentium CPU中加入MMX指令,推出了Mobile Pentium MMX120/133/150/166/200系列处理器,内部运行电压为1.8V,外部运行电压为 2.5V,大幅度地延长了电池使用时间,并且首次内置了512K L2缓存(只能以内存同速的66MHz访问)。MMX指令集加强了对多媒体和网络方面的支持,对笔记本电脑而言,还有减低CPU占用率,减少发热的功效(需要软件支持)。
    1998年,Mobile Pentium MMX 233/266/300推出,这几款CPU除了主频的提高外,没有其他更多的区别。
4、Mobile Pentium II时代(1998年—1999年)
    1998年,Intel公司在桌面Pentium II处理器核心的基础上研发推出了Mobile PentiumII、Mobile Celeron两款移动CPU。从这时开始,笔记本CPU开始采用0.25微米制造工艺,优良的制造工艺带来的是更低的工作电压、更小的核心面积和更低的发热量,这些优势使得笔记本电脑的CPU功耗更小,在不牺牲性能的前提下电池寿命得以延长。
    Mobile PentiumII主频包括233/266/300/333/366/400MHz六种,使用的是66MHz外频,L2CACHE共有128K、256K、512K三种。
    Mobile Celeron的主频分为266/300/333/366/400/433MHz共六种,使用128K二级缓存和66MHz外频。——本文来自360IBM

本FAQ适用范围

下一步您可以:
查看笔记本产品 >>